2011年11月23日 星期三

流行潛意識Andrej Pejic & Lea T

流行對於社會學來說,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是流行的意識,這部分相當顯而易見,就是眼

前所見的流行,而大家一窩蜂得去追求它。好比說,先前當紅的裸色系產品,媒體這麼宣

傳、名人這麼樣的使用,自然的在你的意識裡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當你去買下同樣裸色系的

產品時,便是表現出對於流行的意識,因為你清楚這是當紅的產品選擇之一,所以你選擇購

買。「流行潛意識」呢?這部分顯得相當的隱晦難明,可是從其他的角度來解釋時,似乎也

就不會太難懂。約莫從三年前起,全世界就開始掀起一波討論馬雅文明中,所記載的世界末

日時間,加上隨著經濟的不穩定,亞洲的金融風暴、美國的次級房貸,和接連幾個世紀大地

震的發生,都讓人心惶恐,加深了對於世界末日的恐懼。於是,人們的思考逐漸分成兩個大

方向,一派認為因為世界即將毀滅,所以不論任何的活動都趨於保守的狀態,這反映出來的

便是消費能力下降,經濟成長停滯甚至是後退。而另一方則是認為,因為世界即將毀滅,所

以要及時行樂,今朝有酒今朝醉,努力的投資在享樂之上,而青年文化裡,亟欲擺脫舊時代

的思考方式與範疇,特別是對於性別的反動,在過去的兩性之間,是否能有存在更多的解釋

空間,於是第三性的「中性」,就成為了這個思維下的產物,對應出來的即是中性超模Andrej

Pejic和變性名模Lea T的當紅現象。說來諷刺的是其實早在十八世紀起,穿戴假髮和使用口

紅、香水的原本就是權貴男性的專屬權利,而Andrej Pejic總是在伸展台上以女裝現身,遠遠不

及二百年前的王公貴族。但值得一提的卻是變性名模Lea T,他成功的讓社會接受「他」變成

「她」的身分,比起過去曾是變性人身分的模特兒和演員,在觀念上的確是一大耀進。可

是,這兩人能夠跨越男女的性別思維,而且幾乎毫無障礙的讓人接受,其實不過就是我們的

流行潛意識在作祟罷了!


Andrej Pejic

Lea T

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

Tina Chow & China Chow


今天看了旅遊生活頻道的新節目《藝術新秀生死鬥》(天曉得怎麼會取這樣的名),見到這華裔

的主持人"周佳納",便覺得相當的眼熟,而她自敘從小生長在熱愛藝術的家庭,並與安迪‧渥

荷等重量級藝術家多有往來,心裡納悶一個華人家族怎能在紐約甚至是世界的藝術舞台,如

此吃得開。看完節目之後,立即著手蒐尋她的資料,這一查才知道她與1970年代的超模Tina

Chow,本來就是母女,無怪乎神態有幾分相似。而且周家不僅在紐約開設高級中餐館,在英

國「Mr. Chow」的名號也代表了奢華的享受。這麼具傳奇性的女人Tina Chow,喔!不該叫她

Tina,而是她那德裔父親給予的名子Bettina Louise Lutz,畢竟她是嫁給Mr. Chow之後才從夫姓

的,但也沒落得好下場,據說Tina Chow最後是得愛滋死的,一生的寫照比電影還精彩。女兒

China Chow的情史也不遑多讓,還曾是基諾‧李維鴛鴦戲水的對象,而她在由傑西卡‧派克所

擔任製作人的節目中,擔任主持大任,就表演而言平實而不失大方,好說大家閨秀一名,可

是看得出來她在模仿前輩海蒂‧克隆的主持方式。有那麼一名fashion icon的母親,對China

Chow來說就註定了,會讓人關注她許多,而比照她與Tina之間的差異,就變成了往後在欣賞

節目時的樂趣之一。


Tina Chow


China Chow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沒有Jimmy Choo的Jimmy Choo,沒有Tamara Mellon的Jimmy Choo

今天讀到一個新聞,就是現任Jimmy Choo執行長

兼創意總監的女強人Tamara Mellon,將離開她

創立的品牌,另謀他路。Jimmy Choo這個近代

高級女鞋品牌的傳奇,是Jimmy Choo(周仰傑)

在1996年和合夥人Tamara Mellon一同創辦的設計

師女鞋品牌,卻在不到五年的時間內,賣掉他

手中百分之五十的股份,決心發展同名的女裝

系列和袋包的設計。在2001年的當下,所有的

人都認為他瘋了,但他還是想要安安靜靜的作設計,雖然有一說他與Tamara Mellon之間的嫌

隙,導致Jimmy Choo要離開他的同名品牌。接手做設計的Tamara Mellon卻不被媒體看好,認為

在五年之間這品牌將會毀在她的手上,還好爭氣的Tamara Mellon以對於藝術和時尚的喜好品

味,運用在Jimmy Choo的設計上,卻恰如其分的同時兼具好看的設計與商業的考量;Jimmy

Choo離開之後這品牌非但沒有走向衰敗,而是比起以往更為受到歡迎,成為女性顧客最愛的

品牌之一。這是沒有了Jimmy Choo的Jimmy Choo,Tamara Mellon卻以精準的眼光,替品牌開拓

了更大的市場,在德國公司Labelux收購品牌之前,Tamara Mellon還與H&M跨界合作,破天荒

的推出男鞋的設計。如今,十五年過去了,Jimmy Choo走了Jimmy Choo,然後又是Tamara

 Mellon,沒有了Jimmy Choo的Jimmy Choo還是Jimmy Choo,但沒有了Tamara Mellon的Jimmy Choo

還是Jimmy Choo嗎?這傳奇是否能繼續延續,就看Labelux怎麼做了。

2011年11月9日 星期三

為什麼寫?

今天台北是十七度的空間,其實算不上冷。吃完晚餐,關上電視,一時手癢。看了一些圖

片,便想動手來寫些什麼,希望還是回歸我熱愛的時尚,一方面也想擺脫無名那不合理的收

費制度,也趁熱情還沒消逝前,寫些什麼,是評論?是想法?都好!我暫時不想定義它。

這邊是之前的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heritage